Search


【國父「們」的故事】
北洋篇─那些軍閥那些事:反撲

...

  • Share this:


【國父「們」的故事】
北洋篇─那些軍閥那些事:反撲

張勳復辟後立刻辦了件大事:封賞!

封賞的目的,是為了攏絡各方勢力,從而組建穩定運作的行政班底,而當時主要被冊封的中央官員如下:

顧問大臣─趙爾巽、陳夔龍、張英麟、馮煦
參謀部大臣兼陸軍總長─王士珍
陸軍部尚書─雷震春
海軍部尚書─薩鎮冰
外務部尚書─梁敦彥
民政部尚書─朱家寶
度支部尚書─張鎮芳
法部尚書─勞乃宣
郵傳部尚書─詹天佑
理藩部尚書─貢桑諾爾布
農工商部尚書─李盛鐸
學部尚書─沈曾植
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

鎮守各地的封疆大吏,主要有: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馮國璋
兩廣總督─陸榮廷
曹錕等實力派官員為各省巡撫、提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看這其中成員,可以這麼說:
「張勳選人還挺有模有樣的。」

我知道上述人名很多,所以只揀幾位重要人士解說。
首先,讓北洋之龍─王士珍,擔任陸軍總掌這最重要的武力組織的首腦,真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畢竟王士珍能力一流、對清朝忠心、權力慾望又不高,不找他找誰啊?

至於陸軍部尚書─雷震春、海軍部尚書─薩鎮冰
一個是頗有實力的軍閥,另一個是當時整個中國最具作戰經驗的海軍提督,也沒啥異議。

然後看到郵傳部尚書─詹天佑,那更是沒話說;許多人都曉得,詹天佑建造了京張鐵路,讓他擔任郵傳部(相當今日交通部)的首腦,正是人盡其才。
而外務部尚書─梁敦彥,這人或許知名度低,但我告訴各位:梁敦彥此人是清朝派去美國留學的幼童之一,跟前邊那位詹天佑是同學!甚至他倆在美國留學期間,跟其他清朝留學幼童組織棒球隊,梁敦彥就擔任主力投手的位置(乖乖,不知防禦率多少啊?)。讓這麼一個具有留洋背景的人擔任外交工作,也是合理之至。

最後,讓徐世昌、康有為擔任弼德院正、副院長,這招也挑妙的。先解釋一下「弼德院」,這是清朝末年為實行憲政而成立的「顧問國務」機構,按現代官位來說,就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策顧問。徐世昌、康有為皆為當時身具名望的人士,讓他們擔任國策顧問達到號召的效果,算的上得其所哉。

總之老ㄕ覺得張勳復辟還真非胡搞一氣,起碼從這份官職來看,許多部份還挺有章法的,可惜……也就只有一部分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說這份官員名單有什麼問題,那問題就在張勳他本人身上!

因為張勳本人表示:
「俺老張的官位是……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各位知道這官員是什麼概念嗎?
這麼說吧,當過「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人,最著名的是:李鴻章、袁世凱。那號稱是各地疆臣之首!
「議政大臣」則相當於以前清朝中央最具權力的「首席軍機大臣」,或是清末內閣所創立的「內閣總理大臣」,簡單來說,就是中央官員之首!

天哪!
疆臣之首+中央官員之首,這可是李鴻章、袁世凱也沒辦到的事!張勳的官位簡直膨脹到前所未見的制高點!然後失敗就是從這引起的,因為這讓許多人都對張勳竄升感到不爽。

就拿馮國璋來說,他雖被授予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直接管理江蘇、江西以及有職權影響東南沿海,可說是南方疆臣之首。但問題是:
馮國璋的大本營就是江蘇南京,然後盤據江西、江蘇一代的長江三提督,全都隸屬馮國璋派系,他老兄原本就是東南沿海第一軍閥。
現在你老張只是名義上承認他的地位,可對馮國璋卻是一點實際好處都沒增加,而馮國璋卻眼看一個地方軍閥,突然竄到自己頭上,這叫老馮如何甘心樂意?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被授予兩廣總督的陸榮廷。
人家的勢力本來就超過兩廣,你現在授予兩廣總督,陸大帥還覺得你是限制他的勢力發展哩!

不過馮國璋、陸榮廷再不滿意,卻絕對還有一個人比他們懷有更深的怒意
,那就是......北洋之虎─段祺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段祺瑞的說法,打從他在辛亥革命,於湖北孝感率領眾多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威逼清帝退位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與「共和」拖不了干係。

畢竟共和的建立有他的貢獻,只要共和存在一天,他的功勳將永遠被紀念!所以段祺瑞可謂死忠的共和支持者,哪怕後來為了反帝制,要跟自己的昔日精明幹練且拉拔他的上司─袁世凱對上,他也是在所不惜的維護共和。所以如今張勳在北京搞起了復辟,這嚴重剝奪了段祺瑞的政治生命!

(有沒有讀者問:
「那你段祺瑞不讓張勳進北京,這不就沒事了嗎?」
這時就要講一個陰謀論了。
有此一說,段祺瑞讓張勳進京,是打算讓他先收拾掉黎元洪,然後再指控張勳非法,這樣段祺瑞就能掌握法律的大義名分,緊接著收拾張勳,重新鞏固他的政治大權!
如果以上陰謀論是真的,老ㄕ想說:「段祺瑞你真夠陰的!」)

於是這位曾「締造共和」的北洋之虎在7月2日,也就是張勳復辟的隔天,立刻來到天津馬廠,這個進軍北京的戰略要地,並在此不斷號召北京附近的軍隊聽從他的調遣。
事實證明,北洋之虎的威望不是白混的;駐馬廠的陸軍第八師、駐廊坊的陸軍第十六混成旅、駐保定的陸軍第三師紛紛聚集,準備聽候調遣。同一時刻,民出政壇超重量級人物─梁啟超特地用他那長帶感情的筆,為段祺瑞寫了一篇聲討張勳的檄文,這使得輿論界瘋狂響應支持段祺瑞。
於是在7月3日,段祺瑞宣布:
「本人在此宣布組織『討逆軍』誓師討賊!
我們的目標,就是進軍北京、再造共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片為:張勳的辮子軍(有沒有看到他們後腦勺上的辮子呀?)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一個歷史老師的紀錄 寫歷史 寫教學心得 寫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自娛娛人
一個代理教師到處流浪的教學紀錄
View all posts